浙江溫州市政協助力心理健康防護網構建
“這個(ge) 世界上沒有人在乎我,我真的不想活了。”近日,浙江溫州市96525心理援助熱線的接線員林曉曙接通電話,電話那頭一女孩哭訴想要輕生。
林曉曙急忙安撫著女孩情緒,但女孩一直低聲啜泣,情緒十分低落。原來,女孩名叫玲玲(化名),患有心理疾病,常與(yu) 家人產(chan) 生矛盾,近期又與(yu) 朋友發生口角。與(yu) 家人、朋友的矛盾升級,令她感覺被全世界拋棄,於(yu) 是產(chan) 生了輕生念頭。
“我現在就拿著刀,準備割腕,也許死了我就解脫了。”玲玲帶著哭腔的聲音充斥著絕望。意識到情況緊急,林曉曙在安撫其情緒的同時,緊急使用“一鍵報警”功能,將這名女生的聯係方式、來電情況發送警方,警方接到消息迅速出警,及時製止了悲劇的發生。“民警抵達時,女孩已經割腕了,手上有明顯刀傷(shang) ,如果沒有及時製止,後果不堪設想。”林曉曙說。
打通部門之間壁壘,形成良好溝通協作體(ti) 係
一個(ge) 電話挽救生命,得益於(yu) 部門聯動機製的建立。
近年來,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逐漸走進公眾(zhong) 視野,由心理問題引發的校園安全事件時有發生,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已成為(wei) 一個(ge) 重大社會(hui) 問題並引起大眾(zhong) 高度關(guan) 注。為(wei) 此,溫州市政協委員、瑞安中學心理健康中心主任曾瑞華呼籲完善青少年學生心理服務體(ti) 係,這引起了有關(guan) 部門的高度重視,伴隨著全市統一心理援助熱線96525推廣使用、家長心理必修課等各項舉(ju) 措跟進落地,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有了越來越多的解決(jue) 路徑和部門聯動。
“這些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nei) 從(cong) 事青少年心理健康、預防自殺和保護等工作,存在功能重疊,資源浪費現象。”在曾瑞華看來,青少年學生心理服務是一項係統工程,但目前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團市委、市婦聯等相關(guan) 部門之間工作聯動有待加強。
為(wei) 此,在今年溫州市政協全會(hui) 期間,曾瑞華提交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完善我市青少年學生心理服務體(ti) 係建設的提案》。她提議,建立市級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市政府“兩(liang) 辦”發文,市委政法委牽頭,明確各部門職責和聯動,完善各部門工作機製,打通部門之間的壁壘,形成良好的溝通協作體(ti) 係。
提案變為(wei) 現實,共同助力部門聯動機製落地
在政府部門的推動下,提案逐步變為(wei) 現實。
政府部門成立市級心理健康工作領導小組,並發布《關(guan) 於(yu) 全麵加快社會(hui) 心理服務體(ti) 係建設的行動方案》,其中明確宣傳(chuan) 、政法、教育、衛健、民政等23個(ge) 部門(單位)共同參與(yu) ,建立健全“教育為(wei) 主、部門配合、基層包聯、社會(hui) 參與(yu) ”的兒(er) 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閉環管理機製,為(wei) 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隨著方案落地,從(cong) 今年5月份起,溫州將各部門、協會(hui) 設置的心理服務熱線,統一歸並到96525熱線,提供“7×24小時”服務,實現心理健康“一號通”。同時熱線嵌入110公安報警係統,當接到高危來電時,接線員可與(yu) 警方互通信息,強化幹預製止悲劇,還能實時邀請第三方(如公安等部門)加入通話,實現高效協同處置。建立市委青少年維權熱線、婦聯維權熱線和家庭教育熱線等熱線雙向互聯,實現高效協同處置。截至目前,熱線共接聽來電2991人次。
強化家庭心理幹預同樣不可或缺
除了部門聯動,強化家庭心理幹預同樣不可或缺。在提案麵商會(hui) 上,曾瑞華多次強調家庭因素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從(cong) 工作經驗看,孩子的心理健康與(yu) 家庭密切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多年,曾瑞華看到許多因家庭功能不健全、家庭成員之間缺乏情感交流、家庭衝(chong) 突等原因產(chan) 生心理問題的孩子。“更糟糕的是,當孩子出現問題‘苗頭’時,很多家長無法識別或未引起足夠重視,不能及時進行疏導和幹預,導致孩子心理問題不斷升級。”
不僅(jin) 孩子需要心理輔導,家長更需補上這門“必修課”。隨著提案落地,教育部門先後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建設兒(er) 童青少年心理服務體(ti) 係的實施意見》《溫州市中小學“溫心健康”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年)》等文件,成立工作專(zhuan) 班,出爐提升家長養(yang) 育能力專(zhuan) 項課程。
為(wei) 此,溫州市教育局聯合溫州醫科大學研發《3+N家長心理健康必修課》,分三個(ge) 階段設置課程提升不同年齡階段家長的育兒(er) 能力,截至目前,收看量達3.9萬(wan) 餘(yu) 次;打造“新雨”溫心健康等品牌項目,麵向家長開設500餘(yu) 節課程,累計惠及全網300餘(yu) 萬(wan) 人次。
為(wei) 積極防範個(ge) 人極端案事件發生,溫州市還積極推動各鄉(xiang) 鎮(街道)以兒(er) 童青少年為(wei) 工作重點,由分管綜治工作的領導牽頭,鄉(xiang) 鎮綜治指揮室組建組團式包聯工作小組(以下簡稱包聯小組),負責心理健康工作。堅持“家校政社”聯動,落實兒(er) 童青少年心理危機動態監測製度,加強多渠道排查與(yu) 信息共享。針對高危預警對象,包聯小組需綜合研判後按“一般觀察、重點關(guan) 注、特別關(guan) 注”三個(ge) 等級分類管理。
全市還試點開展20餘(yu) 所醫教協同試點學校,由專(zhuan) 科醫院心理醫生定期進校開展心理講座、專(zhuan) 業(ye) 督導及學生心理問題研判。
目前,溫州市全市500餘(yu) 所學校已與(yu) 定點醫院打通綠色通道,組建12支校外心理應急援助專(zhuan) 家團隊支援校園心理危機幹預工作。市衛生健康委進一步推動學校與(yu) 定點醫院建立“綠色通道”,形成“常規預約能約上、緊急預約能加號、專(zhuan) 家門診能優(you) 先”的保障機製。(來源人民政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