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報名網
Vocational Education www.luntan77.com

農工黨上海市委建議:統一組織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篩查工作

發表時間:2025-01-08  瀏覽次數:1055  
字體大小: 【小】 【中】 【大】

兒(er) 童青少年時期是形成心理健康和個(ge) 人特質的關(guan) 鍵時期,也是心理問題的高發期。如何進一步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篩查及其後續管理?


即將召開的2025上海兩(liang) 會(hui) 上,農(nong) 工黨(dang) 上海市委擬提交一份《關(guan) 於(yu) 加強兒(er) 童青少年心理評估規範化管理的提案》,提出建立完整的送醫入校篩查機製和心理健康檔案、拒絕汙名化、促進構建家校醫聯動機製等多項建議。


提案指出,學生心理健康篩查是校園心理健康工作的基礎環節,目前學校心理健康篩查工作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篩查機構魚龍混雜、篩查不準。全國中小學普遍以心理測評量表為(wei) 主要檢測手段,但不同學校采用的測評量表不同,有的由第三方心理機構開發,有的用本校心理教師“設計”的量表,心理機構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


二是篩查跟蹤師資缺乏。填寫(xie) 篩查量表後,後續建檔、匯總、跟蹤等工作仍需跟進。目前,各地中小學的專(zhuan) 職心理教師較缺乏,導致很難有效開展後續工作。


三是篩查結果容易標簽化。部分人對心理疾病還是談之色變,容易給有心理隱患的學生貼標簽,覺得他們(men) 可能會(hui) “整事兒(er) ”,由之產(chan) 生的暈輪效應,影響教師和學校決(jue) 策。


四是家校醫聯動體(ti) 係尚未建立。心理健康狀況不良的學生被識別出來,需要及時轉介幹預。但是,這些學生的轉介就醫機製目前尚未真正建立。有的家長也常因認識不足或歧視偏見等問題不去就醫,導致學生病情耽誤。


針對上述問題,提案提出了四個(ge) 方麵的具體(ti) 建議:


第一,建立完整的送醫入校篩查機製。


建議教育部門聯合衛健部門,統一組織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篩查工作,如作為(wei) 學生體(ti) 檢一部分、開展送醫入校、作為(wei) 綜合素質課其中一環等共同推進。同時,充實專(zhuan) 業(ye) 心理教師隊伍,設置完整的心理健康篩查機製,每年進行定期篩查。兒(er) 童青少年心理評估常規流程涉及知情同意、施測、心理健康檔案歸檔三部分。


第二,建立心理健康檔案,確保精準施策。


學生心理狀態隨著年齡不斷發展,因此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也應根據年齡、學段作區分。建議遵循倫(lun) 理守則,建立異常風險低、中、高三級預警台賬並歸檔:對於(yu) 中高風險的學生,可由班主任、任課老師、心理健康老師和分管校領導等組成幹預小組,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xi) 、生活及心理狀況,采取必要的看護和援助措施,以緩解和消除學生心理問題;對有較嚴(yan) 重的心理危機事件,要在第一時間報告、聯係家長並聯合區域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進行主動幹預。


第三,杜絕汙名化並做好後續保障。


擔心被休學是很多兒(er) 童青少年主動隱藏自己的病情、拒絕檢測和就醫的原因,汙名化也成為(wei) 一種潛在的阻礙。如何給有心理異常的兒(er) 童青少年提供一個(ge) 更為(wei) 包容和接納的環境?

提案建議,患病兒(er) 童青少年的心理疾病康複後,應鼓勵他們(men) 回歸正常生活。建議有關(guan) 部門打通自學、函授等通道,通過學分置換等方式,認可青少年在創新教育學校、在家學習(xi) 接受的教育,使因心理疾病休學的學生,不被排斥在教育體(ti) 係之外,或亦可降低兒(er) 童青少年及其家長對心理檢測的排斥。


第四,重視知情權、隱私權,促進構建家校醫聯動機製。


在對學生進行心理評估之前,建議先與(yu) 其家長進行充分溝通並知情同意,各學校對學生心理健康篩查信息要高度保密,以免影響學生在學校的適應性。同時,促進家校醫協作,由教育、衛健部門共同推進,通過醫教協作,暢通學生心理危機幹預綠色通道;醫院專(zhuan) 業(ye) 人員定期到學校開展專(zhuan) 業(ye) 技能培訓,讓心理健康教師及相關(guan) 教職工了解心理疾病的常見表現,提高識別能力。


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上海兩(liang) 會(hui) 上,農(nong) 工黨(dang) 上海市委還將提交《上海市長護險統一需求評估體(ti) 係優(you) 化完善的提案》《關(guan) 於(yu) 加強分級診療體(ti) 係下三級不同等公立醫院功能定位與(yu) 評價(jia) 協同性的提案》《關(guan) 於(yu) 建立意定監護全過程監督體(ti) 製,並加大扶持力度的提案》《關(guan) 於(yu) 上海國資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發展的提案》《關(guan) 於(yu) 新時代加快上海國際組織人才培養(yang) 的提案》等多份集體(ti) 提案。(來自澎湃新聞)

  

 報名谘詢15971453818/微信同號


返回首頁  |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 報名指南  |  資料下載   在線報名 |   服務時間:08:00-17:30 (周一至周六)

版權所有©kaiyun网站安全 Copyright © 2019, 郵箱:kaoshiban@126.com

未經許可 嚴(yan) 禁複製鏡像網站 否則必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