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心理健康藍皮書》發布
【中國科學報】《心理健康藍皮書(shu) 》發布
我國成年人抑鬱和焦慮風險隨年齡增長而降低
4月17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與(yu) 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京聯合發布《心理健康藍皮書(shu)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3—2024)》(以下簡稱《心理健康藍皮書(shu) 》)。
據悉,《心理健康藍皮書(shu) 》編撰團隊聯合全國79家機構,采集了覆蓋各年齡段的逾17萬(wan) 份問卷,深入剖析了國民心理健康狀況、影響因素及服務需求。全書(shu) 分為(wei) 總報告、分報告和專(zhuan) 題報告3個(ge) 部分,揭示了我國不同人群心理健康現狀、影響因素與(yu) 幹預效果,為(wei) 健全我國心理健康服務體(ti) 係、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養(yang) ,提供了重要實證依據。
總報告《2024年國民心理健康狀況、影響因素與(yu) 服務狀況》顯示,我國成年人的抑鬱風險和焦慮風險總體(ti) 呈隨年齡增長而降低的趨勢,女性抑鬱風險隨年齡增長而下降的趨勢更為(wei) 明顯,城市人群的焦慮風險顯著高於(yu) 農(nong) 村人群。研究分析影響因素發現,已婚人群的抑鬱風險最低;工作時間超過10小時者抑鬱風險較高;每周運動頻率越高,抑鬱風險越低;女性網絡購物頻率越高,抑鬱風險越高。報告指出,心理谘詢服務的便利度和滿意度與(yu) 前兩(liang) 年基本持平;國民心理健康知識水平仍處於(yu) 較低水平,特別是在子女教育、情緒調節及心理疾病識別等方麵亟待提升。
專(zhuan) 題報告《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現狀》基於(yu) 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全國七大地理區域采集的17250人的數據對比研究,發現我國中老年人雖整體(ti) 情緒健康優(you) 於(yu) 年輕人,但認知功能衰退與(yu) 消極化趨勢顯著。報告建議,通過構建積極老齡觀的社會(hui) 支持體(ti) 係,推動個(ge) 人心理韌性提升、認知健康幹預與(yu) 臨(lin) 終關(guan) 懷服務體(ti) 係優(you) 化,破解老齡化社會(hui) 心理困境,釋放我國2.96億(yi) 銀發群體(ti) 的人力資本價(jia) 值。
專(zhuan) 題報告《2024年不同人群短視頻使用強度與(yu) 心理健康狀況》揭示,青少年日均短視頻使用時間超90分鍾、大學生近180分鍾、成年職業(ye) 人群近140分鍾;高強度使用短視頻與(yu) 抑鬱風險、焦慮風險顯著相關(guan) 。報告建議,增強現實人際支持,發展豐(feng) 富的情緒調節方式。
專(zhuan) 題報告《2024年我國欠發達地區農(nong) 村學生心理健康報告》顯示,欠發達地區農(nong) 村學生抑鬱風險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女生及高年級學生的抑鬱風險更高。報告建議,重點加強農(nong) 村教師心理健康相關(guan) 培訓、建設專(zhuan) 業(ye) 隊伍、強化家校協同,全麵構建農(nong) 村學生心理健康支持體(ti) 係。(來源中國科學報)
(原載於(yu) 《中國科學報》 2025-04-18 第1版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