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實施方案(2024—2026年)發布
經省人民政府同意,近日,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貴州省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實施方案(2024—2026年)》,主要內(nei) 容如下。
貴州省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
工作實施方案(2024—2026年)
為(wei) 深入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根據《國務院關(guan) 於(yu) 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發〔2019〕13號)和《教育部等十七部門關(guan) 於(yu) 印發〈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zhuan) 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通知》(教體(ti) 藝〔2023〕1號)、《教育部等十三部門關(guan) 於(yu) 健全學校家庭社會(hui) 協同育人機製的意見》(教基〔2022〕7號),結合我省實際,製定本方案。
一、總體(ti) 要求
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三全育人、五育並舉(ju) ,圍繞健康第一、預防為(wei) 主,強化政府統籌、部門協同,加快構建學校心理健康管理體(ti) 係,健全健康教育、監測預警、谘詢服務、幹預處置“四位一體(ti) ”的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體(ti) 係,形成學校、家庭、社會(hui) 和相關(guan) 部門協同聯動的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和身心健康等協調發展,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主要任務
(一)強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1.上好心理健康課。省級統一組織編製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教學指導手冊(ce) 、家庭教育指導手冊(ce) 及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幹預指南。開齊上好心理健康課,中小學校每兩(liang) 周不少於(yu) 1課時、中等職業(ye) 學校每學期不少於(yu) 10學時,高校心理健康課程原則上設置2個(ge) 學分。專(zhuan) (兼)職心理健康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采用案例分析、互動討論、遊戲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學前教育機構要遵循兒(er) 童生理、心理特點,培養(yang) 幼兒(er) 積極心理品質。中小學校建立健康副校長製度,明確專(zhuan) 門機構或專(zhuan) 人負責心理健康工作。到2024年底,各學段心理健康教育課開課率達100%。
2.深入開展陽光體(ti) 育運動。嚴(yan) 格執行國家體(ti) 育課程設置要求,義(yi) 務教育階段學校嚴(yan) 格落實每天校內(nei) 校外2小時體(ti) 育鍛煉,幫助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結合本地本校實際,開展豐(feng) 富多彩、彰顯貴州特色、具有一定鍛煉強度的大課間活動。組織開展體(ti) 育競賽活動,大力發展校園足球等體(ti) 育項目,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學校特色體(ti) 育。學校組織全體(ti) 學生開展《國家學生體(ti) 質健康標準》監測“達標爭(zheng) 優(you) ”活動,對達到優(you) 秀等級的學生進行獎勵。針對學生體(ti) 測短板製定幹預措施,采取課課練、分層練習(xi) 、個(ge) 別輔導等方式,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訓練,切實提高全體(ti) 學生體(ti) 質健康水平。
3.全方位保障學生心理健康。改革教育評價(jia) ,破除“唯分數論”,推進“雙減”提質增效,將學生身心健康作為(wei) 重要指標納入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構建全員參與(yu) 、全學科融合、全過程育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開齊開足上好美育、勞動教育課程。做強“澄心黔行”特色教育品牌,開展以生命、生涯教育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雙生”教育。開展“班班有歌聲”“校校有藝展”等活動,幫助學生掌握1—2項藝術特長。學校要分年級建立學生勞動教育清單,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社會(hui) 綜合實踐活動。鼓勵和支持中小學校每月設置一個(ge) 無作業(ye) 周末。
4.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條件。中小學校要按照《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指南》標準和要求,獨立配備心理輔導室。心理輔導室至少應配備一名專(zhuan) 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並逐步增大專(zhuan) 職教師配比。心理輔導室定期對學生開放,原則上學生在校期間每天均應開放,課間、課後等非上課時間應有一定時間向學生開放,並安排專(zhuan) 人值班。高校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與(yu) 谘詢中心,有條件的要建立院(係)二級心理輔導站。學校要按照專(zhuan) 業(ye) 心理輔導室(谘詢室)建設標準,逐步配備心理沙盤室、心理宣泄室、團體(ti) 輔導室等功能室。到2024年底,全省大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有率100%;推進各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建設,到2024年底,省、市級建成率100%,2026年底縣級建成率100%。
5.健全監測預警機製。學校建立學生心理健康監測和報告製度,到2024年底,各市(州)要建立市級學生心理健康監測平台,建立“一生一案”心理健康檔案。小學高年級、初高中(含中職學校)每學年至少開展1次心理健康測評,高校每年開展新生入學心理健康測評。中小學校建立“學校—年級—班級/個(ge) 人”三級預警網絡,高校完善“學校—院係—班級—宿舍/個(ge) 人”四級預警網絡。高中及以上學段應設置班級健康委員,發揮發現、溝通和報告作用。科學把握學生心理狀況評判尺度,規範學生請假、休學、複學製度。
6.精準研判幹預。對心理健康狀況預警學生,學校落實“一把手、周調度、網格化”工作機製,學校主要領導每周組織教導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及班主任、宿管等召開碰頭會(hui) ,對發現心理健康狀況異常的學生逐一分析研判,針對重點人員“一人一策”製定方案,及早進行幹預。在開學及考試前後、畢業(ye) 季、升學季、就業(ye) 選擇等特殊時段,學校應組織開展團體(ti) 心理輔導,幫助學生緩解焦慮,引導學生樹立健康成績觀和就業(ye) 觀。建立健全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值班、預約、轉介、反饋等工作製度,針對學習(xi) 困難、人際關(guan) 係緊張、情緒異常等學生,學校應及時開展個(ge) 別輔導。
(二)落實家庭教育主體(ti) 責任
7.引導家長履行主體(ti) 責任。各級各類學校要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hui) 、家委會(hui) 、家訪等多種渠道,幫助和引導家長樹立“家長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責任人”的主體(ti) 意識,認識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生理和心理特征,提高處理親(qin) 子關(guan) 係和家庭衝(chong) 突的能力。教育引導家長多陪伴多關(guan) 愛子女,帶領或支持子女進行戶外活動及社會(hui) 實踐活動,注重加強素質培育和良好習(xi) 慣養(yang) 成,以恰當方式及時勸誡、製止和管教不良行為(wei) 。
8.強化家庭教育指導。推進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建設,到2025年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比例達到60%。支持有條件的學校建設家庭教育指導室,為(wei) 校家溝通提供專(zhuan) 門場所,幫助指導家長及時發現、幹預孩子心理問題,增強家長在教育引導、防範化解、疏導壓力等方麵的能力。
9.密切校家協同。完善校家溝通交流機製,學校與(yu) 家長要保持常態化聯係,了解學生在校、在家情況。中小學校嚴(yan) 格落實每學期至少開展1次學生家訪全覆蓋製度,尤其是針對留守兒(er) 童、流動兒(er) 童、孤兒(er) 和事實無人撫養(yang) 兒(er) 童等,學校領導牽頭部署,班主任或任課老師建立家庭台賬、走訪台賬和問題台賬,製定可行的幫扶措施。對已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要“一對一”開展工作,學校應與(yu) 家長保持密切溝通,經常性開展信息交流,配合醫療機構共同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家庭教育和專(zhuan) 業(ye) 治療。
(三)完善社會(hui) 支持服務體(ti) 係
10.規範社會(hui) 心理服務。規範管理社會(hui) 心理服務機構,促進社會(hui) 心理服務機構專(zhuan) 業(ye) 化、規範化發展。鼓勵衛生健康、教育、醫療等相關(guan) 機構、社會(hui) 組織發揮各自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走進校園、社區為(wei) 學生和家長提供公益性心理健康宣傳(chuan) 、教育、輔導和谘詢。支持專(zhuan) 業(ye) 社工、誌願者等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服務。
11.加強醫校協同。建立健全衛生健康與(yu) 教育部門定期溝通、信息互通共享、轉介幹預、問題學生複學等協同工作機製。加強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兒(er) 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專(zhuan) 科門診建設,暢通學生心理危機轉介“綠色通道”,及時、妥善診治學生心理疾病。
12.拓寬學生救助谘詢渠道。向全社會(hui) 廣泛宣傳(chuan) “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12320(衛生健康服務熱線)”“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12338(婦女維權公益服務熱線)”等熱線,強化熱線工作人員心理健康業(ye) 務知識培訓,切實提高心理健康服務質量,相關(guan) 熱線定期向教育部門及學校溝通反饋相關(guan) 情況。省級教育係統探索建立互聯互通的學生心理健康24小時服務熱線,探索“熱線平台+心理谘詢+誌願者”一站式谘詢幹預服務模式,推動線上線下服務無縫銜接。充分發揮電視台、廣播電台、新媒體(ti) 、自媒體(ti) 等平台作用,通過開展心理谘詢、情感幫助、心理訪談等節目或欄目,拓寬學生心理救助和谘詢渠道,幫助學生釋放心理壓力、擺脫不良情緒困擾。
13.加強心理健康科學研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課程開發、人才培養(yang) 培訓等工作。鼓勵支持科研人員、臨(lin) 床醫生、一線教師等開展心理輔導、心理監測與(yu) 谘詢、危機幹預、醫教結合、校家社聯動等方麵的專(zhuan) 題研究。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到2024年底,各級教育部門專(zhuan) (兼)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配備率100%。
(四)建立健全聯動協同機製
14.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省級層麵建立相關(guan) 部門定期溝通機製,教育部門牽頭會(hui) 同公安、網信、民政、衛生健康、團委、婦聯等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召開碰頭會(hui) ,分析、研究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方麵存在的突出問題,合力推動學校心理健康工作順利開展。建立公安、網信與(yu) 教育部門間的監測反饋機製,加強各類平台關(guan) 於(yu) 學生心理健康敏感話題監測,及時向教育部門反饋有關(guan) 情況。各地探索建立部門聯動協同機製,實時共享學生心理健康有關(guan) 信息。對處於(yu) 重大心理應激和罹患嚴(yan) 重心理疾病且已危及生命安全的高危學生,由學校牽頭建立家庭、學校、社區、醫院24小時聯動追蹤關(guan) 愛機製,為(wei) 保障學生生命安全提供支持幫助。
15.強化應急處置聯動。健全相關(guan) 部門參與(yu) 的心理危機事件處置預案,明確教育、公安、衛生健康等有關(guan) 部門職責。各縣(市、區、特區)每年開展一次相關(guan) 部門參與(yu) 的應急危機處置模擬演練,指導學校妥善做好學生突發危機事件處置、善後、複盤及溯源工作。學校建立健全學生心理重症危機應急處置預案,強化學校、家庭、精神衛生醫療機構信息溝通,妥善做好學生突發心理危機事件善後工作,及時回應社會(hui) 關(guan) 注。
(五)加強心理健康人才隊伍建設
16.配齊教師隊伍。教育、編製、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等部門要指導學校統籌編製,合理配備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中小學校按照不低於(yu) 1:1000的師生比配齊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校生規模1000人以下的學校至少配備1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到2024年底,學校專(zhuan) (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配備率100%,逐步提高專(zhuan) 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比例。探索建立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師等級評定機製。專(zhuan) 門學校、特殊教育學校要優(you) 先配齊專(zhuan) 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配置比不低於(yu) 1:4000,每校配備專(zhuan) 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不少於(yu) 2名。關(guan) 心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保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崗工作穩定性。
17.加強人才培養(yang) 。教育部門要將中小學校專(zhuan) (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業(ye) 務能力培訓納入“國培”及地方培訓計劃,構建麵向校長、班主任(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zhuan) 任教師的“全教師”培訓體(ti) 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素質能力大賽,建設教學資源庫,開展優(you) 秀課例評選。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或學校通過購買(mai) 服務等方式為(wei) 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提供專(zhuan) 業(ye) 指導。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加強家庭教育學科建設,培養(yang) 家庭教育服務專(zhuan) 業(ye) 人才,開展家庭教育服務人員培訓。
18.建設心理援助團隊。聯合招募醫務人員、專(zhuan) 家學者、學校教師、社會(hui) 工作者等具備資質的人員,組建省市縣三級心理援助服務團隊,為(wei) 偏遠落後地區和學校開展科普宣傳(chuan) 、心理谘詢、危機幹預等服務。建立省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zhuan) 家、高校結對幫扶全省88個(ge) 縣(市、區、特區)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製度,組織專(zhuan) 家走進校園、深入基層,為(wei) 一線教師和學生答疑解惑、破解難題,促進全省中小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規劃,努力構建政府統籌、部門協同、學校主動作為(wei) 、全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家庭盡責的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共同推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保障經費投入。各級政府要加大統籌力度,優(you) 化教育支出結構,切實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經費保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將心理健康教育經費納入年度預算。通過政府引導、社會(hui) 捐贈等方式,多方籌措資金,重點支持邊遠地區和薄弱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營造良好氛圍。各地各校要充分發揮主流媒體(ti) 作用,深入宣傳(chuan) 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相關(guan) 政策措施、工作成效和典型案例,強化正麵宣傳(chuan) 和輿論引導,大力營造全社會(hui) 關(guan) 心支持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良好氛圍。學校要開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宣傳(chuan) 月、“5·25”心理健康日、“5·15”國際家庭日等宣傳(chuan) 教育活動。
(四)強化教育督導。進一步加強督學責任區建設,建立健全學生心理健康常態化督導機製,以問題為(wei) 導向,適時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專(zhuan) 項督導工作,定期通報相關(guan) 工作情況,對因工作落實不到位造成不利影響和不良後果的,根據相關(guan) 規定嚴(yan) 肅追責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