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係建設試點5年 持續培育良好社會心態
3月20日—22日,全國社會(hui) 心理服務體(ti) 係建設經驗交流大會(hui) 在山東(dong) 濱州召開。此次大會(hui) 由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中央社會(hui) 工作部誌願服務促進中心、華夏時報社聯合舉(ju) 辦。
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黨(dang) 委書(shu) 記、主任姚宏文指出,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重視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心身同健康,是人自由全麵發展的重要內(nei) 涵。良好的社會(hui) 心態和社會(hui) 環境,能為(wei) 全社會(hui) 每個(ge) 人的自由全麵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全國社會(hui) 心理服務體(ti) 係建設專(zhuan) 家閆洪豐(feng) 介紹,社會(hui) 心理服務體(ti) 係是指,基於(yu) 中國國情和文化,在政策規範引領下,運用心理學、社會(hui) 工作等學科的理論與(yu) 方法,積極主動預防和解決(jue) 個(ge) 體(ti) 、群體(ti) 與(yu) 社會(hui) 層麵的各類問題,提升社會(hui) 治理效能和民眾(zhong) 幸福感,形成的全方位、全周期、多元化的社會(hui) 支持係統。
中國生命關(guan) 懷協會(hui) 社會(hui) 心理服務工作委員會(hui) 主任委員、大儒心理創始人徐凱文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社會(hui) 心理服務極具中國特色。應踐行守正創新的心理谘詢中國模式,采用包含心理學原理,簡單、有效、適合本土文化、可複製,並且群眾(zhong) 自發可做的方式,有效服務更廣泛的人民群眾(zhong) 。”
居民心理素養(yang) 水平提升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社會(hui) 心理服務體(ti) 係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hui) 心態。”
為(wei) 落實相關(guan) 要求,2018年1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等十部門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印發全國社會(hui) 心理服務體(ti) 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1年底,試點地區逐步建立健全社會(hui) 心理服務體(ti) 係,將心理健康服務融入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精神文明建設,融入平安中國、健康中國建設”。這標誌著社會(hui) 心理服務體(ti) 係建設工作逐步邁進試點開展、具體(ti) 實施的階段。
試點開始以來,全國各地取得了一係列成果經驗。山東(dong) 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陳平介紹,近年來,山東(dong) 省大力提升社會(hui) 服務品質,全省136個(ge) 縣市區全部建立社會(hui) 心理服務體(ti) 係,省市縣三級精神衛生中心均設立心理援助熱線,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兒(er) 童專(zhuan) 科醫院、婦幼保健院開設精神門診,1982家鄉(xiang) 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設立心理谘詢中心。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6月,國務院發布《關(guan) 於(yu) 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實施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居民心理健康素養(yang) 水平的發展目標是,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養(yang) 水平分別提升到20%和30%,心理相關(guan) 疾病發生的上升趨勢減緩。
據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和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2023年3月發布的《2021-2022年心理健康素養(yang) 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老年、中小學教師和心理谘詢工作者群體(ti) 心理健康素養(yang) 水平分別為(wei) 6.4%、7.6%、15.8%和50.7%。
3月21日,記者從(cong) 主題為(wei) “提升居民心理健康素養(yang) ”的分論壇上獲悉,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北京市成年居民心理健康素養(yang) 水平為(wei) 21.1%。另外,湖南省相關(guan) 心理健康素養(yang) 水平調查結果顯示,2021年心理健康素養(yang) 調查結果為(wei) 6.05%(561/9269)。2023年,心理健康素養(yang) 調查結果為(wei) 29.43%(9872/33535)。
進入經驗總結和宣傳(chuan) 推廣階段
“如果把心理谘詢、心理治療比喻為(wei) 對魚缸裏個(ge) 別魚進行服務,那麽(me) 社會(hui) 心理服務就是對包括魚在內(nei) 的整個(ge) 魚缸的生態係統進行服務。”閆洪豐(feng) 指出,社會(hui) 心理服務強調主動提供麵向個(ge) 體(ti) 、群體(ti) 、社會(hui) 的多元化服務,預防並解決(jue) 各類心理心態問題以及其他社會(hui) 問題(社會(hui) 治理、民生福祉等),搭建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全方位、全周期、多元化的社會(hui) 支持係統。
在大會(hui) 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指出,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是人類健康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關(guan) 係到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民健康幸福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hui) 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在1947年成立時就強調人的健康分三部分,即身體(ti) 健康、心理健康和對社會(hui) 環境的適應。
陸林介紹,2019年,我國實施《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之心理健康促進行動,開展了全國社會(hui) 心理服務體(ti) 係建設的試點工作,目前嚴(yan) 重精神障礙的各類治療已經覆蓋了全國所有區縣。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這一成功經驗向全球推廣。2018年、2019年全國有300多個(ge) 城市接受了試點。當前,試點工作已經進入經驗總結和宣傳(chuan) 推廣階段。
陸林指出,要打造社會(hui) 和諧、社會(hui) 文明發展的生態環境,社會(hui) 心理服務體(ti) 係的建設非常重要,希望能把一些先進城市、先進試點的做法在全國普及和推廣。
與(yu) 此同時,他還提出了兩(liang) 點意見和建議:一方麵,體(ti) 係基礎仍不牢固,對專(zhuan) 業(ye) 隊伍的建設重視不夠,在高校做心理治療等心理服務工作的老師沒有編製,缺乏對心理谘詢師、治療師、督導師的專(zhuan) 業(ye) 培訓和考核機製,對病人的心理健康可能產(chan) 生更嚴(yan) 重的影響;另一方麵,要專(zhuan) 業(ye) 化、規範化、科學化,可借鑒國際上心理谘詢師、治療師、社會(hui) 工作者、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建設的先進經驗,來指導全國社會(hui) 心理服務體(ti) 係的建設。(中國經營報)